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数据资源库,知网近年来也因陷入侵权、高收费以及损害消费者利益等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本报记者/党鹏/李向磊/成都/北京报道
“2020年,我们图书馆给知网的预算是110万元,但是知网的业务员还说不够。”国家民委直属某高校图书馆相关负责人王女士颇有些无奈地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校编制预算的时候,知网涨价再度成为高校图书馆数据采购人员关心的话题。记者调查了解到,知网数据库资源涨价已经成为每年高校相关采购的“保留节目”,不同层次的高校、不同子数据库的采购,其价格也不尽相同,涨幅在5%~10%之间。
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数据资源库,知网近年来也因陷入侵权、高收费以及损害消费者利益等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公开文件显示,因多次收录文章却不付稿酬,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以下简称“文著协”)将知网告上法院。历时两年,终于在今年11月12日,法院二审判决知网赔偿前者1万元。
记者注意到,从前期刊物、论文收入,到后期向高校出售数据库资源以及对用户付费使用,知网已经形成了依托国内现有知识体系的生态系统。有多位专家在采访中表示,在这个系统中,知网拥有绝对主导权,作为上游的内容供应商和下游用户,在利润分成以及价格谈判方面,相对知网来讲均处于弱势地位。
必买的知网
12月份,是国内各大高校编制预算的时间,知网数据库会不会涨价也成为高校图书馆、出版社、科研部门等采购人员关心的话题——按照“惯例”,知网数据资源库服务价格每年都会有一定的涨幅。
据知网官网资料介绍,知网(CNKI)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即CNKI工程,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于1998年发起,隶属清华大学直接领导。在教育部、中宣部等多部委以及全国学术界、出版界等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多年发展建设,目前知网已经成为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
另据天眼查股权信息显示,知网运营所属公司为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知网”),同方知网的母公司为清华大学间接控股的同方股份(600100.SH)。
目前,知网作为国内最大的中文学术资源库,用户涵盖全国各个领域和群体,在高校师生教学研究工作中有重要作用。但其也因高收费、较同行更高的毛利率以及在学术界的垄断地位引起过诸多争议。在其平台上,公众可免费获取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都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为获取更便利的阅读通道,许多高校、科研机构等都愿意花费大量经费为在校学生和老师订阅知网。
上述王女士介绍,知网与该校图书馆是每年签订一次合同,但每次签订的涨幅差不多在7%。该校图书馆根据工作需要,主要购买的是知网数据库中的部分子库,有时候需要多采购一些比如期刊、统计年鉴等新增内容。而且这其中不包括查重,查重是另外一个系统,需要另行购买且价格不菲。比如高校的科研处、学报等需要购买查重系统,因此每个高校都有不同部门对接知网,费用都不一样,需要独立预算。
“我们之前也购买了万方,但学校老师和学生都反映信息不全,因此只能再购买知网。万方与知网有交叉的地方,但是万方的数据库没有知网全面,价格为每年30多万元,这些年也基本没有增长。基于知网的涨幅以及需要新增子库,学校图书馆的购买量从几十万已经增加到了100万,所以2020年预算为110万。”王女士说。
“知网数据库价格每年都在上涨,涨价幅度在8%~10%,每个学校的使用价格也不一样,具体涨幅多少就要高校具体和知网去谈。”中部某高校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知网把学校分为一般本科、重点本科、一流高校等不同层次,加上在校学生、老师人数不一样,费用也从低到高。“好一点的学校做科研的多一些,使用知网的资源也就多些,访问的次数多,所以收费就比较高。”该人士介绍说。
但频频涨价也引发高校的不满。记者了解到,此前曾有包括北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在内的诸多高校因知网涨价过高而停用,但最后因为老师、学生强烈的需求又不得不重启购买。此外,四川省内高校还曾组织了一个联盟与知网谈判,但是最终不了了之。还有消息显示,国内的图书馆对知网的高收费以及每年都涨价的做法都很不满,但是都未能触动知网的价格体系。
据了解,知网的用户群从高校学生到教育工作者、科研人员、企业中层等,其用户群有着“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高消费能力”等特点。这意味着,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平台,知网的作用不可或缺。
一位去年毕业的研究生吴同学告诉记者,学校在考核学生学术成果时,论文是否被知网收录和收录数量是一个重要参考标准。
“如果知网不收录我的文章我还不高兴,因为现在都看引用率,引用率多少会影响一个人学术声望的。它增加了引用率,提高了学者的学术声望。”某高校老师对记者表示。
另一位中部高校的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因数据比较齐全,不管老师是在做教学、科研还是学生推荐的首先是知网。“从用户角度出发,就购买了知网全部的数据库,以方便老师和学生使用,价格不再是首要因素。”
此外,记者从一些从事发表论文的商业中介机构了解到,一般论文在国内各级期刊发表,如果要求收入知网,价格就要比普通期刊上发表贵300~500元/篇,而且文章必须保证符合要求。“能否被知网收录,是很多作者在评选职称、学术考核等方面的硬指标。”该中介称,包括一些中小学老师,也要求稿件不仅要在相应期刊发表还要被知网收录。
版权来源争议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中文数据库,知网近年来也因陷入侵权、损害消费者权益等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记者注意到,知网内容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相关学术期刊,一是高校毕业论文。在期刊方面,知网收录了国内绝大部分期刊,然后向高校等用户出售论文的电子版内容,所得收益和期刊杂志社分成。
“我们与知网的合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采购知网的查重系统,二是采购知网数据库内一些出版社的电子书。”某大学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刘女士对记者介绍,电子书的合作是由知网采购出版社的内容,放在其平台销售,销售收入是六四分成,出版社为六成。知网会开放后台,让出版社可以看到相关的采购数据,双方再根据收入进行结算,但是一年下来分成总量很小。电子书方面,出版社虽然是甲方,但是这些年从来没有涨过价。
对于期刊论文、毕业论文等著作的收录,一方面学生、老师在期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版权归期刊所有,知网主要与期刊达成采购和分成协议获得论文的版权;另一方面学生的毕业论文版权归学校所有,知网通过与学校合作获得版权。不过,知网只收录重点高校的本科毕业论文,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论文通常不收录。此外,对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收录,知网会以一定额度的知网阅读卡作为版权费。
记者了解到,硕、博士的学位论文被《中国学术期刊》收录进知网数据库,其支付的稿酬为不同面额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以及相应现金稿酬,又根据学位年度而有所不同。具体来看,2008年(含2008年)以后,博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为4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10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硕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为300元人民币“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6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
“知网收录我的论文没有稿费的,但下载需要成为知网的会员,成为会员是需要交费的。”吴同学告诉记者,上学期间论文投稿基本上都是投到期刊社,再由期刊社上传到知网。“如果他们不给你上传到知网,你这个论文就没啥意义了,学校也会查刊发论文的期刊封面还有知网上的截图,这代表着你的学术成果是否会得到肯定。”
但知网通过与期刊合作来获取作者版权的方式也引发了纠纷。上述文著协公开表示,近年来文著协会员常常投诉知网等知识服务平台,这些平台未获得作者许可,亦未支付稿费,便上传他们的文字作品。为此,在2017年7月,文著协选取汪曾祺《受戒》一文正式起诉学术期刊公司和同方知网公司侵犯作者网络信息传播权。此案经过两年的审理,近日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二审中判决维持一审结果,判决知网败诉。这也是十多年来,知网侵权纠纷案中为数不多判决的案例。
文著协总干事张洪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汪曾祺的《受戒》起诉知网并获得胜诉,将引发一些后续影响,比如一些期刊杂志不再和知网合作后,知网依然收录了相关内容,一些作者、学者、专家就可以通过文著协来维权。
“垄断”的学术生态?
毫无疑问,知网能够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而其原本主要为学术研究服务但高收费、高毛利也引发热议。
公开数据显示,知网运营主体为同方知网公司,作为同方股份(600100.SH)重要子公司,对母公司的业绩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方股份2016~2018年营收分别为271.74亿元、259.89亿元和248.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7%、-4.36%和-4.45%。与母公司业绩下滑相反,知网营收分别为8.34亿元、9.71亿元和9.9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6亿元、1.96亿元和1.98亿元,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同时,知网也陷入涉嫌垄断的争议之中。记者了解到,在目前高校常用的数据资源库中,主要有知网、万方、超新星等。其中,知网以其建立时间较早,文献资料更丰富,相对其他同类产品,占有绝对优势。
多位高校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知网在师生教研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主要原因是数据资源比较齐全。另一方面,知网收录与引用文献数量也常常被用来衡量一个教师或学生的学术水平,这也是高校作为甲方,议价权却处于弱势的原因。但相比年年涨价的知网,万方等数据资源平台的涨价幅度较少或不涨价。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他们所说的垄断,是指其他学术论文平台没有权利对一些硕博论文以及核心期刊杂志内容进行刊载和转载。而且所有的硕博学生在毕业之前向学校写一个授权协议授权知网。读者在知网平台付费下载之后,按照著作权法,版权人应该得到相应收益。但是很多学生并未能从知网获得分红或者赠送阅读卡等回报,这也可能涉及到垄断。
在清华大学法学副教授崔国斌看来,高校要求毕业生以适当的方式公开毕业论文,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评议还是有必要的,但应该先在规章制度中说清楚,毕业生在入学的时候应该就能了解。
“具体到期刊网与各个高校的合作,如果涉及许可费收入,应该向论文作者分配,并无疑问。关于学位论文的版权许可问题,理想的做法应该有专门的立法,而不是任由各个高校制定自己的政策。高校很可能滥用自己的谈判地位或准管理者角色。将来的立法,除了实现监督论文质量或为学术共同体作贡献之外,应该尽可能地尊重作者的知识产权。”崔国斌说。
《中国经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联系知网并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对方相关负责人以年底较忙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供稿服务| 友情链接
咕噜网 www.cngulu.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023378号-15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联系我们: 98 28 36 7@qq.com